音樂治療與親子關係|製造親密關係的存摺-音樂治療與世界展望會

 

製造親密關係的存摺-

音樂治療與世界展望會「家庭寄養服務」

 

何佳陵音樂治療師

 

關於世界展望會「家庭寄養服務

 

    台灣世界展望會自1991年起承接縣市政府委託,開辦家庭寄養服務的兒少保護工作。26年來,持續在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屏東縣、高雄市等地,幫助許多生命受創的弱勢兒少揮別陰霾,重建對生命的信心與希望,總計共約3,000戶家庭參與,服務兒童人次約5,000名。

 

  來到寄養家庭的孩子,多數曾遭受家暴、疏忽照顧,或是受其他家庭不穩定因子的惡性影響,寄養父母必須透過高度的耐心與關愛,以及專業的照顧知能,陪伴寄養童走出身心創傷。台灣世界展望會則是每個寄養家庭背後重要的支持,和寄養家庭一起幫助孩子逐漸癒合受傷的心,更在充滿愛與關懷的健全家庭環境下,陪伴每位受創孩子的成長,未來有機會找到自己的方向,勇敢活出生命的價值。

 

—世界展望會—

 

音樂治療走入寄養家庭

 

許多寄養童因為依附關係受損,導致他們與他人建立關係的能力薄弱,難用適當的口語、行為回應他人。此外,寄養童中,也有一些疑似或確診為發展遲緩、學習障礙、腦傷等特殊需求孩童,有時候讓寄養父母們不知道如何與這些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建立關係。近年來由於音樂治療的推廣,相關專業人員已較以往更認識也認同音樂治療的專業。從2019年起,在世界展望會寄養家庭組的規劃下,社工們接洽我,期望以音樂治療有趣、好玩的特色,溫柔地介入寄養家庭的親職教養,音樂治療與世界展望會寄養家庭的親職到宅服務,就此開始了。

 

在開始音樂治療到宅服務前,我會與社工進行一次課前家訪,目的是了解家庭狀況、觀察寄養童與寄養父母的互動、向寄養父母解說音樂治療內容。在家訪中與社工、家庭晤談後,三方確認上課時間、上課目標,更要事前與家庭設立界限,如固定上課空間、確保上課時不被干擾、也無需提供茶水或食物給我等等。

 

上課的結構為:

哈囉歌

暖身活動

自由即興或結構性音樂遊戲

好棒歌

掰掰歌

 

我嘗試將臨床音樂治療的基本架構帶入寄養家庭,每週同一時間,同樣地固定以哈囉歌開啟課程、以掰掰歌道別,提供寄養童結構與安全感。暖身活動多是結合音樂身體的互動,讓寄養父母與寄養童在音樂的支持下,碰觸、擁抱彼此,增進彼此肢體上的親密關係。接著我會視寄養童與寄養父母當天的狀況,引導親子一同自由即興,或是提供結構性音樂遊戲。在自由即興中,我會邀請寄養父母覺察孩子玩奏音樂時的節奏與音量,引導父母們模仿孩子,或與治療師一同為孩子伴奏。自由即興的互動方式,能夠讓父母與孩子進入非語言層次的互動,創造另一種「一切盡在不言中」的親密關係。在結構性音樂遊戲中,遊戲規則即是對孩子設立的規範挑戰,音樂則扮演著獎勵的角色。因此,結構性音樂遊戲能夠幫助孩子學習界限、提升挫折忍受力。準備結束前,我會彈唱「好棒歌」,邀請寄養父母在歌曲中說出孩子今日表現好的部分,給予誇讚,以增進孩子的自我認同

 

歌唱與玩奏帶來的效果

 

在與寄養家庭的音樂治療中,我最重視的是親子間的調諧(Attunement)、依附關係(Attachment)、與玩(Play)。心理學家Daniel Stern從觀察母嬰互動中,發展出「調協理論」,認為母親的聲音是一種音樂性的樂器,用來連結、溝通、擁抱嬰兒,她的聲音傳遞著情感與支持,也是一個鼓勵的力量,持續發出訊息,支持嬰兒勇敢出發,邁向自主的成長(Stern 1985)。「心理動力取向」的音樂治療則依據調諧理論,隨著個案的狀態,給予音樂、肢體、和表情上非語言的回應,形成互動關係,讓個案與音樂治療師在此雙向互動中,彼此調節。我在臨床工作裡,持續地應用調諧理論於音樂治療實務中,認為調諧是建立關係很重要的第一步,因此,同樣將調諧運用在寄養家庭的親子互動上,期待以玩聲音、玩樂器的方式,促進良好的依附關係。

 

歌唱是一個建立關係、調節情緒很好的媒介。當寄養父母與治療師一同對孩童唱著他熟悉的兒歌,或是即興唱著他好棒時,歌聲能夠溫柔而直接地表達情感,有時比口語指導來得更具傳達力;採用寄養童喜歡並熟悉的兒歌,能夠為寄養童圈劃出可預期的結構,形成安全感。當寄養父母與寄養童一同歌唱時,音樂自動將他們帶進了同樣的當下,在此時此刻(here & now),做同一件事、唱同一首歌,這對寄養父母與寄養童來說,是一個整合調節彼此情緒的經驗。

 

而當寄養父母與寄養童一起拿起樂器,敲奏搖擺時,音樂同樣地也將此寄養家庭帶入了同一個情緒層次,在音樂中感知分享彼此的情緒。在面對各式各樣有見過、沒見過的樂器時,孩童往往比大人來的有創意、不受限,因此在樂器玩奏互動中,寄養父母與寄養童會自然地改變了固有的主權位置,寄養童能夠在玩奏樂器時,擔任寄養父母的小小領導者,讓寄養父母發現寄養童的創意,寄養童也在因此音樂的即興互動中得到了自信。我常鼓勵寄養父母在節奏、音量、音調上模仿寄養童,與孩童進行調諧,我則擔任”facilitator”的角色,視情況以伴奏方式,增加或減少音樂整體的密度。這種共同調節的方式,能夠幫助孩子接受不同程度的刺激,以提升互動彈性

 

在音樂治療與寄養家庭的工作中,我見到寄養父母與寄養童在歌唱與玩奏中,建立起信任關係;寄養父母對寄養童情緒覺察,也隨著每週的音樂治療課程,越趨細膩。音樂治療的介入,似乎能夠提供與支持寄養家庭的依附關係、協助親子間的情緒調節

 

結語

 

在臨床的音樂治療工作中,我們大多期望個案能夠與音樂治療師慢慢地走,慢慢地建立關係。我們認為,這樣一磚一瓦,耐心堆砌出來的關係,是最穩固的。然而,在8~16周的寄養家庭服務裡,時間成了挑戰。不僅治療次數有限,每位寄養童都有可能在與寄養父母建立起關係後,因得到了出養的機會,或是原生家庭帶回,而隨時結束與寄養父母的關係。我們擔心,這一切是否會徒勞無功?然而社工說的好,我們在做的是「製造親密關係的存摺」,期望孩子帶著這二到三個月所儲存的愛,無論未來去到何處,依然能勇敢又自信地繼續成長。

 

感謝世界展望會寄養家庭組的支持與協助,讓音樂治療有機會走入寄養家庭,陪伴寄養父母與寄養童,一同製造親密關係的存摺!

 

(本文同步刊登於「悅音」期刊第92期)

 

參考資料

世界展望會:https://www.worldvision.org.tw/02_news/news_inner.php?mid=370

Stern, D. (2003) The Interpersonal World of the Infant: A View from Psychoanalysis an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New York: Karnac.

Tuomi, K. (2020) ‘Music Therapy and Theraplay’ in Jacobson, S. L and Thomson, G. (eds) Music Therapy with Families: Therapeutic Approaches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London UK: Jessica Kingsly Publishers.

 


 

課程、任何問題,

歡迎私訊給我,謝謝:)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tchialing 的頭像
    mtchialing

    何佳陵音樂治療師的音樂治療誌

    mtchia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