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謝謝一位剛結案的個案母親。
這位母親在治療結束的兩個月前就告知我,
因為時間的安排,所以小朋友要暫停治療了。
這個提前告知讓我有充分的時間來準備跟小朋友一起倒數,一起面對結束。
我簡單地在四張便條紙上畫上音符,象徵最後四堂的音樂課,
每上完一堂就讓小朋友撕下一張帶走,
以視覺化方式將抽象的「掰掰」概念具體化。
小朋友一開始對於什麼是結束不是很了解,
不知道結束後會發生什麼事,所以有點焦慮,
漸漸地他好像能夠了解結束是什麼感覺,以及結束後的他會去做什麼,而感到安心,
也準備好說掰掰了。
已經有研究證實,
很多接受心理動力式心理治療的個案,
都是在治療結束後,自我覺察提升、病情好轉,並且開始有所改變。
所以能夠一起面對結束,是很重要的喔!
我覺得在接受治療的過程,就像在儲蓄一樣,一點一滴累積,
當下也許還用不到,但真的有需要時,影響力很大。
其實在這份工作裡,我們常常要面對跟處理「被拋棄」的感覺,
因為不時會有個案家長突然決定「自動結案」,下一次就不來上課了。
感謝這位母親,沒有把我「甩了」,讓我跟小朋友都能夠好好說掰掰:)
_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