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旋律語調療法(MIT),
是一種結合音樂治療跟語言治療的語言復健方式。
音樂治療師將個案需要練習的詞句的音調,
以具體的旋律呈現,
然後讓個案以唱的方式,
將詞句以接近口語的音調唱出來。
失語症的個案,
因為腦部語言區塊損傷,
而失去了說出有意義的語言的能力,
常常「聽得懂但是說不出來」。
然而,由於大腦中的音樂區塊跟語言區塊是分開的,
因此失語症個案的另一個特點是「能唱不能說」,
此時音樂治療師就能利用唱的方式,
幫助個案進行語言功能的復健。
我曾經跟失語症個案一起工作過,
我為他創作過許多生活化的歌曲,
我們一起把他的名字、生日、年齡、住址、家庭成員,
在一首歌裡唱出來;
聊到他喜歡的季節,
我再為他做一首四季的歌,
歌詞裡都是他個人對四季的觀感或印象,
是很特別的工作經驗。
也有一個自閉症個案的媽媽很厲害,
讀了國外paper了解到音樂對語言的幫助,
而表示要讓孩子接受音樂治療。
我跟孩子還是先從建立關係開始,
當他開始信任我,開始自在地發出聲音的時候,
我才漸漸地引導他模仿我唱歌時不同的發音方式。
我們都是先從咿呀學語開始,
才漸漸學會說話的,
而咿呀的聲音就跟音樂一樣,
是我們生而得來的本能。
音樂治療,
不過就是引導我們,
從本能出發而已。
-
上網或youtube搜尋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MIT),
會有許多相關資訊跟影片。
-
一對一課程、任何問題,
歡迎 點我私訊 ,
謝謝:)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