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coverweb.gif 

因為是多年前刊登在協會的文章,所以筆調比較嚴肅一點 ><

 

原標題:音樂治療與年長者—節奏性即興的運用與經驗分享

何佳陵

 

在台灣,除了兒童之外,老年人是接受音樂治療的第二大族群。音樂治療師接觸年長者個案的機會主要有兩種:一是社區型活動,例如台北市各區健康服務中心所舉辦的「樂齡失智長者音樂治療」;另一種則是安養機構內(養護所、日間長期照護中心等)的長者們。無論是什麼樣的環境或活動,筆者都希望秉持音樂治療的原則—有明確的開始和結束,以提高參與度,並增加個案的現實感。在這樣的想法下,筆者使用「節奏性即興」作為與長者們打招呼與道別的方式,但除了原本的目的之外,筆者也藉由這樣的即興方式觀察到長者們的進步,在此與大家分享。

 

調音理論(Affect Attunement)支持治療的即興(Clinical Improvisation)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在語言發展前就已經有感知內在經驗的能力。Daniel Stern從觀察母親與嬰兒的互動而發展出「調音」的理論:1. 母親先從嬰兒的行為觀察其聲音、表情和肢體所透露的情緒感受,2. 接著母親根據嬰兒的整體行為,給予嬰兒聲音、表情和肢體的回饋,3. 然後嬰兒會觀察母親對自己釋放訊息作回應(Stern 1985; Trevarthen 1985)。這三個步驟是不斷循環的,並且從嬰兒出發,母親再給予回饋。而母親的回應(媽媽的囝仔歌)主要有三種:模仿(True Imitation)、合音(Attunement)和離音(Mis-attunement),音樂治療的即興,也是根據這三種回應而發展出來的。Stern認為,母親的聲音是一種音樂性的樂器,用來連結、溝通、擁抱嬰兒,她的聲音傳遞著情感與支持,也是一個鼓勵的力量,持續發出訊息,催促寶寶勇敢出發,邁向自主的成長,只要這個調音過程發生失衡,母親與孩子的關係也會發生混亂 (Stern 1985) 。

 

音樂治療的即興演奏,指的是在一個信任且支持性的環境下,使用音樂即興來滿足個案的需求(Wigram 2004)。在音樂治療中,治療師則採用基礎支持(Foundational Support)、模仿(Reciprocal Support)、強化(Enhance)和挑戰(Challenge)等四種技巧來與個案作即興互動,治療的即興與母親的回應作對照如下:

 

音樂治療即興 v.s 媽媽的囝仔歌

基礎支持 Foundational Support

 

模仿Reciprocal Support

模仿True Imitation

強化Enhance

合音Attunement

挑戰Challenge

離音Purposeful Mis-attunement

 

 

 

節奏性即興的運用

 

科學證明,人類的音樂能力比語言能力還要晚退化,當語言喪失時,音樂能力仍被保留(Swartz et al. 1989);音樂治療師Newham(1999)也提到,人類有許多的「感覺」(feel)卻不「覺知」(recognize),而這樣不被覺察的感覺,會最自然直接地表現在非語言的產物中,如:聲音。筆者所接觸的長者們,多半有中重度以上的失智,從長者們的即興表現,也能看出其生裡與認知上的端倪,如:個案自行演奏時會失去節奏形式,音樂變得不明確、失去了結構與活力,由此推測個案失去了時間概念和節奏結構;個案能演奏一個樂器,但若是兩個的話則需要音樂治療師解說該如何駕馭,證明了在認知能力與肢體上已有退化。

筆者以節奏性即興提供長者們支持,例如:提供整體性、模仿與重複個案演奏、增強即興的動力與張力、給予個案空間(休止或漸弱)、或是改變拍子或曲式。以短暫重複性的音樂型態,加上音量、節奏等的變化使個案的注意力持續,然後讓個案維持自己的演奏型態,促進個案的社交(sociality)、被動性參與(receptive participation)、音樂溝通能力(communicative musicality)、與情緒表達(emotional valence),進而更促進個案的主動性參與(active participation)。

 

長者們的改變

這樣的方式進行了一段時間,長者們漸漸因為熟悉與安全感的建立,而開始有些改變。例如,當音樂治療師開始漸慢時,個案會因失去了原本掌握的節奏型態,注意力因此短暫地分散了,但能隨即辨認出治療師給予的新的節奏型態,並且修正自己跟上音樂治療師;個案的注意力增長了,漸漸能夠持續與音樂治療師共同演奏;長者能狗在音樂治療師音樂的動力改變下,與音樂治療師有一來一往對話式的音樂即興產生;有些長者逐漸能夠整合兩種樂器,並呼應音樂治療師的伴奏;大部分的長者都能在感覺到音樂治療師音樂的改變時也跟著改變並且合奏。其中最令筆者感動的,是一位長者對於音樂即興發表的意見:當筆者試圖改變節奏的形式,由四拍子改變為三拍子時,長者以台語回應道:「這好像在跳舞一樣……」,筆者和社工都相信,這樣主動性的口語回饋,是音樂治療帶來的改變。

 

知悉即為治療的開始

友人曾與筆者分享一句話:「知悉即為治療的開始」,在音樂治療中,無論是針對什麼樣的個案或症狀,音樂治療師都透過即興的互動來同理個案內在情緒,就如同母親給予嬰兒非語言的回饋一樣。長者們在音樂裡被了解、被同理,心理需求被滿足之後,與音樂治療師自主性卻又有社交性的互動自然就產生了。

 

參考文獻

Aldridge, D. ed. (2000) Music Therapy in Dementia Care.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Newham, P. (1999) Using voice and song in therapy: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voice movement therapy.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Stern, D. (2003) The Interpersonal World of the Infant: A View from Psychoanalysis an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New York: Karnac.

Trevarthen, C. and Aitken, K. J. (1994) The self born in intersubjectivity; the psychology of an infant communicating. In U. Neisser (ed) Ecological and Interpersonal Knowledge of the Self.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igram, T. (2004) Improvisatio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Music Therapy Clinicians, Educators and Students.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原文刊登於中華民國應用音樂推廣協會「悅音」專刊)

 

延伸閱讀

老年人音樂治療|音樂治療與帕金森氏症

一對一課程、任何問題,

歡迎 點我私訊 

謝謝:)

 

 

arrow
arrow

    mtchia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